编者按:3月19日,江西日报第六版以《坚持守正创新 矢志接续奋斗——金沙2004路线js5奋力建设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为题,报道了我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现将相关内容转载如下:
相关链接:http://epaper.jxxw.com.cn/html/2024-03/19/content_144395_515788.htm
坚持守正创新 矢志接续奋斗
——金沙2004路线js5奋力建设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金沙2004路线js5是一所以工学为主,文理为基础,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溯源于1941年创办的省立萍乡简易师范学校,1949年更名为萍乡师范学校,1978年开办大专班,1982年成立萍乡教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萍乡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金沙2004路线js5。
学校秉承“厚德至善、励学笃行”的校训,坚持立足萍乡、面向江西、辐射全国,以文理为基础,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重点发展材料、机械和教育类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该校牢固树立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构建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发展态势良好,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提升迅速。
2017年4月,金沙2004路线js5召开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一个中心,两个目标”战略发展目标,即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保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强化学科专业特色,稳步提升综合实力,全力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能履职能力,各项事业呈现了新面貌、新生机。
党建引领 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抓实政治建设,筑牢忠诚品格。壹引其纲,万目皆张。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学校党委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政治建设,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完善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依法治校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党员干部党性意识和党性修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强化组织建设,构建育人品牌。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学校党委持续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一院一品”,“双融双育”等党建工程建设,构建了坚持学校党委、二级党委、党支部、党员四位一体的党建工作格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学校的初心使命。学校立足安源红色文化,形成了以“三是、六进、五航”(“三是”,我是成年人、我是奋斗者、我是追梦人的主题教育;“六进”,安源红色文化融进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学术研究、党团建设、网络阵地;“五航”,启航、引航、护航、远航、续航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内核的“365”安源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品牌。学校牵头成立江西省安源精神研究会,加强了安源精神研究,积极打造“红管家”一站式学生社区等红色文化育人项目。
凝聚党心民心,永葆生机活力。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勇于自我革命,方能行稳致远。学校党委坚决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将反腐向纵深推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对照全省巡视高校领域共性问题进行了多轮自查整改,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持续推进机关作风建设,以打造让党放心、师生满意的模范机关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机关效能。
共聚同心之力,共谋发展大计。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学校党委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作用,全力打造统战“八个一” 同心工程(一个同心载体、一项同心调研、一个同心品牌、一堂同心讲堂、一期同心培训班、一个同心服务基地、一场同心联谊会、一项同心奖励)等特色品牌项目,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深走实。学校党委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程序议事决策,自觉接受监督,虚心接纳各种意见,与师生员工同志同德,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 谱写学校建设新篇章
优化学科专业,推进内涵发展。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夯实学科专业建设是基础。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设置原则,学科专业布局不断优化、特色不断彰显,本专科专业倒挂现象全面扭转。学校如期通过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获批省级一流(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入选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校材料与化工学科成功纳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12个本科专业参加江西省第二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取得良好成绩;统筹推进师范专业认证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设湘赣边先进装备制造、电瓷、萍乡市数字经济、现代包装、现代水稻种业等5个产业学院,其中电瓷产业学院获省级重点产业学院立项。
坚持引育并举,广聚天下英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推动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学校聚焦发展所需精心引才、搭建创业平台系统育才,因人施策科学用才,用心用情服务暖心留才,人才引育活力迸发。通过外引内培,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吃苦肯干的育人队伍。深入推进“破五唯”改革,开展编制备案制试点相关工作,全面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积极构建教师教育教学实绩多元评价体系,多措并举激发教师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加大科研力度,夯实创新根基。教学为基,科研为要。学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了江西省高校平面设计与动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湘赣边区域发展合作研究院等10余个科研平台。深入开展“百名博士下企业,百名专家进校园”校企协同创新“双百行动”计划。根据国家和地方需求,协调地方政府、重点企业,利用好人才和资源组成项目组或科技联合体,联合申报项目和科技成果,形成一大批高质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校地同频共振,凝聚发展合力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服务好地方发展是学校应尽职责和应有之义。2021年,萍乡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金沙2004路线js5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将学校发展同步纳入地方发展大局。学校以此为契机,及时出台《金沙2004路线js5深入推进“四主”工程实施方案》等,成立校地(校企)合作服务中心,与萍乡各县(市、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上百家企业联合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派出高层次人才服务团赴萍乡市湘东区、芦溪县、莲花县等地挂职,为企业提供行标研制、数字产业研究、技术创新等多元化服务,协助相关县(市、区)企业获评国家专精特新等一系列荣誉。整合校内外资源,成立萍乡市海怀民乐团,演出效果获得社会各界赞扬,助力文化强市建设。
打造和美校园,提升幸福指数。学校持续推进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四化”校园建设,着力打造宜学、宜教、宜业、宜居“四宜”育人环境。新建科技楼、学生宿舍、田径运动场,实施道路“白改黑”、环境绿化、校园亮化、雨污分流、电力增容改造等,校内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杜鹃山、樱花岭、桃李园、若水广场、文廷式广场等构成了融自然与文化为一体的校园景观,为莘莘学子的成才与深造提供了理想的学习与生活场所。
逐梦惟笃行,奋进正当时。站在新的起点上,学校新一届党委班子将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12310战略”(聚焦“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紧扣“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和应用型高校深度转型”两大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管理体制改革”三项改革,推进“铸魂育人、专业提质、英才汇聚、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开放共享、治理优化、校园提升、民生改善、文化润心”等十大工程),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与梦想同行、以实干作答,以更高质量的党建成效,奋力谱写建设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崭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