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发现自己习惯性地在作品中引用读书期间那些老师们说过的话时,我知道自己变懒惰了。一个人变懒惰了就会放弃思考,而习惯于引用自己听来的话语。
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就随便引用听来的观点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想到这句话的时候,突然就想起大学期间的老师何东平来。
从小学到大学,师从过的老师大概有不下50位。老实说,其中有半数是没能留下深刻的印象的。这些印象深刻的老师们,或者是如戴志忠老师一样曾在我无力跨进高中校门时向我招了招手,或者是如肖国正老师一样在整个校园里的人都认为我高傲时一眼洞穿我并非高傲而恰恰相反是因内心的极度自卑反倒显得孤绝。而何东平老师让我牢记的不是别的,而是因为尽管她不喜欢我的行事和文字,但却一直在鼓励我鞭策我。我知道,这是她一贯坚持的教育目的,让学生保持有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
于是,突然想起她的时候,眼前又浮现出了她微微的笑和恨铁不成钢的骂。这是怎样一个老师呢?
在一个知识分子组成的环境里面,要出名不太容易。但在一群准知识分子的口中,一个人的名字要传播却又不太难。何东平这三个字最初就是在刚进大学那一阵子从上一届的学生口中传播到下一届的。幸运的是,由于我们这个班级的特殊(实际上这个班级和班级里的学生一点都不特殊),很快的,我在课堂上就见到了整个学校包括退休教师在内的几乎所有名师。充任历代文学作品选和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师的何东平老师算是在其列吧。记得她走上讲台的自我介绍是说本来父母给她取了个柔弱的“萍”字,是她自己后来改成了“平”字。看来,终于有一个个性化的老师。
但是,很抱歉,这些名师在课堂上真正可以离开教材有点自己的观点的很少。于是,更多的时候,我选择按部就班地学习教材,然后逃离教室,去做自己不喜欢的学生管理工作,或者是自己喜欢的胡乱写字的游戏。很快的,独立特行的我与这个班级就显得格格不入了。因了我的朴实,其他教师们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但何东平老师不。她将我偶尔的请假上升为自以为是,将我偶尔的在课堂上偷偷写杂乱文字上升为不愿意听这个老师的课。于是,我从此得正襟危坐。但是,幸好。从此更加认真地读了些繁体字印刷的句子。
何东平老师担任了我们的班主任。她不是一个很好的班主任,因为我觉得她太容易被那些表面桀骜而内在世俗的学生迷惑。对于学问,何东平老师有自己的研究,对于班级管理,她却在边缘——除了提出了“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班训。
好在有这个“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让我在多年以后的今天回头,看到自己的同学中毕竟有几个与其他班级的毕业生多少有些不同。仅此,够了。
何况还有她关于人生意义的一些率性语言呢!我记得关于学生谈恋爱,她只在班会上说了一句话:一个女子,将一生托付给你,很重,你想好了,能负责任地告诉自己这一辈子都不辜负她不伤害她吗?我记得关于生活的意义,她只在课间说了一句话:人的所作所为还是要让自己开心快乐,如果你所做的事情连自己都觉得不快乐,做起来还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所谓大学,要做的也就是这样让学生学会有一些沉重的思考吧。就如一堂讲座,给予听众的未必是要多么详尽的研究成果展示,更多的是要有一些闪光的思想或信息火花。所以,最终,我开始尊敬并且喜欢这个老师。对于一个写文字的人来说,喜欢上一个事物不需要理由。
时光如白驹过隙,这句话是谁说的来着,怎么这么精准呢?很快的,毕业竟然就已经四年了。很快的,我就开始怀念,开始怀念是衰老的一种表现吧。不善表达感情的我,在这四年中,几乎没给那些尊敬的喜爱的帮助过我影响过我的老师们有过太多的联系。只是偶尔的一张明信片,淡淡地写上几个潦草的字。何东平老师对明信片的回复很认真。其中一张转录了两句诗: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这句话让我温暖了好久,因为一个老师让自己已经毕业了的学生去“转益多师”是需要胸襟和责任感的。看来,她知道我不愿意安分地生活,希望我能够再多学点东西,多向更多的人在更多的方面学习。而我只不过是她众多学生中普通的一个。
不记得是谁提醒过我,在自己的文字中写到老师应该是功成名就后再做的事情。我没有理会这种提醒。作为平凡的我,作为永远不可能功成名就的我,应该也可以在这样一个毕业的时节回忆一下曾经的校园曾经的老师来温暖一下自己的心灵吧。记得何东平老师在担任我们班主任的第一天曾叫我们每个学生在一个特别的记录本上写下自己的有关情况,那个本子上面留下了她所教过的所有学生的笔迹和姓名。只不知道,四年以后的我,她是否还能记得,那个已经泯然于发黄的记录本中间的名字。
2008.6.1深夜,于大堆旧信与卡片中